查看原文
其他

信息量大!厦门市与厦门大学市校合作联席会举行

图源:海峡导报


5月4日,厦门市与厦门大学市校合作联席会议召开,市校双方共商合作大计,共谋融合发展。市委书记崔永辉讲话,市长黄文辉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国豪、市政协主席魏克良出席。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校长张宗益讲话。


图源:厦门大学官网

崔永辉表示,百余年来,厦大与厦门互相促进、彼此成就,共同孕育了这座大学的深厚底蕴和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新征程上,厦门与厦大共同肩负着致力服务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任务,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进一步深化市校合作,共同努力在勇担国家使命中创造发展机遇,在推动城市转型中汇聚发展动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提升发展质效,更好续写携手共进、互促共荣的校地情缘。


崔永辉希望双方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携手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试验、探路先行。牢牢把握城市发展转型关键期,深化科技创新协同合作,加快建设高能级平台,联手承担更多国家级重点工程和项目,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厦门转化,持续为厦门和厦大携手实现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动力。聚焦引才聚才,加强双向互动,构建良好人才生态,为把厦大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推动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汇聚更多智慧和更大力量。崔永辉说,厦门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厦大发展,全面落实部省市共建机制,更加努力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为学校全面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图源:海峡导报


张荣说,厦大生在厦门、长在厦门,从厦门走向世界、走向未来。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厦大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更高站位把服务国家战略与助力厦门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大力度把优化战略布局与对接厦门所需有机结合起来,以更深情感把发挥优势特色与凝聚发展合力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实举措把提升办学水平与推进融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厦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张宗益表示,厦大将进一步深化服务理念,推动市校融合发展更有成效;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为厦门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为厦门人才强市战略建设蓄势赋能;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为厦门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增色添彩。


会议通报了市校合作进展情况,并签订四份合作协议。


厦门市与厦门大学

同频共振、融合共生

在百年历程中

共同谱写了市校同辉的世纪佳话

市校双方全方位的良好互动与交流合作,促进人才、教育、科技“三位一体”协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厦门市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厦门大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


联席会上,厦门市人民政府与厦门大学共建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厦门市人民政府与厦门大学合作共建厦门大学附属学校框架协议、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与厦门大学合作共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框架协议、火炬集团收购厦大科技园翔安园区项目部分资产等四项市校合作项目现场签约,进一步推动市校合作走深走实。

    



市校合作、校友招商硕果累累


长期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厦门大学发展。市校合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后,厦门市在专项资金、人才引进、住房保障、土地供给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助力厦门大学“双一流”建设发展。

图源:厦门大学官网


据介绍,第二次联席会议以来

厦门市给予厦大

各类专项支持约28.4亿元

特别是厦门市每年支持

厦门大学重点共建经费

从2亿元提高到4亿元

第二次联席会议以来,厦门大学入选市“双百计划”高层次创新人才24人、领军型创业人才6人;入选厦门市杰出青年人才5人;入选厦门市拔尖人才4人。厦门还落实毕业生留厦政策,对留厦稳定就业的厦大毕业生按博士、硕士、本科等共计支持1706人次、拨付7114万元;给予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共计支持161人次,拨付999.8万元。


据悉,厦门市已完成厦门大学海韵园二期和法学院供地手续办理,还将厦门大学人才住房保障纳入全市人才安居政策体系,提供保障性商品房、人才住房等住房保障。第二次联席会以来,厦门大学共有130名高层次人才购买人才住房,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


在校友招商方面

市校合作同样硕果累累



2021年4月7日,市校共同举办“厦门大学百年校庆全球校友招商大会”,启动“南强兴鹭”计划。百年校庆全球校友招商大会至今,共入库校友招商项目1084项,计划总投资额2553.36亿元,其中落地项目665个,总投资额1089.36亿元。




28个市校合作项目正在推进



经过不断磨合培育,厦门市与厦门大学市校合作形成多层次、高规格、常态化的市校合作机制,市校双方持续围绕“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加强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深海空天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方面的科技创新合作。


厦门大学建南大会堂,图源:厦门大学官网


近年来,厦门市投入近百亿元

支持厦门大学各类

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


01嘉庚创新实验室

推动嘉庚创新实验室加快发展,着力打造能源战略科技大平台。目前实验室已布局氢能与燃料电池等9个项目群,承担10余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集聚人才1200余人,攻克抗氧化高导电铜浆等近20项关键核心技术。

02翔安创新实验室

推进翔安创新实验室加速建设,建成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和转化的综合性平台。



同时

市校合作积极推动

科研成果在厦转移转化

01

2020年初,厦门大学夏宁邵团队自主研发的二价宫颈癌疫苗馨可宁获批上市,为全球第三、国内首个。厦门市实行财政补贴,对全市适龄女性免费接种,成为全国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免费接种的城市,助力原创新产品开拓国内市场,疫苗生产企业万泰沧海目前产值已过百亿元。

02

2020年—2022年,厦门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向厦门市企业转让、实施许可共79项,合同总额9949万元。截至目前,厦门大学与宝太生物、信息集团等厦门市企业共建各类研发中心61个,涵盖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4+4+6”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关领域。

据悉,目前

市校合作清单事项共28项

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

在市校合作的“催化”下

加速建设和转化

助推厦门高质量发展



项目1

厦门大学国家集成电路

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研发导航信号模拟源和导航接收机芯片,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大规模产业化;


建设国际领先的Micro-LED巨量转移键合工艺示范线;


率先实现低成本规模化量产玻璃金属穿孔技术;


国内首家成功实现8英寸碳化硅同质外延生长……


这些突破关键技术的集成电路“国之重器”,都是科技创新“厦门方案”的形象表达。


2020年7月,厦门市与厦门大学共建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市校双方围绕产业人才培养集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引领带动展开深度合作,在第三代半导体、未来显示、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特色工艺与先进封测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厦门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执行主任陈忠告诉记者,平台以关键点的突破塑造创新发展的新优势,服务厦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近三年来,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了厦门产业的竞争优势。平台与厦门三安光电、云天半导体、瀚天天成电子科技、立达信物联科技等企业联合攻关的转化产品销售额约30亿元,联合厦门市企业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项。值得一提的是,平台与厦门优迅高速芯片合作完成一项高科技芯片的研制,为“中国芯”强有力的跳动加力,整体性能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平。此外,平台孵化(引进)企业5家,企业估值超10亿元。


陈忠告诉记者,发挥区域带动作用,平台还牵头成立了“福建省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联盟”,打造新型的创新链、教育链和人才链,多维度助力厦门成为全省科技创新名副其实的“领头雁”。


厦门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受访单位供图)


项目2

厦门云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近日,记者电话联系厦门云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大全时,他正在石家庄出差。防疫措施优化后,他明显感觉市场“热”了起来:“企业订单接连不断,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大概2000万元,全年预计达到1.4亿元。”


于大全的另一个身份,是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致力于发展5G射频器件封装集成技术的云天半导体,被评为TOP20最具投资价值的半导体企业,是市校合作校友招商的典型项目。


“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厦门市、海沧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于大全告诉记者,2018年,云天半导体落地之初,急需一个净化车间,政府部门费尽心思,最终找到了合适的工厂用来改造。同时,企业的第一轮融资得到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的支持,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注入了6500万元的启动资金。“有了钱,有了地方,我们就此开启了创业之路。”于大全说。


厦门市、海沧区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发展,建设海沧半导体产业基地项目推动企业发展。“厂房采用先租后买,我们买了两层作为二期工厂厂房,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于大全介绍说,二期工厂2022年9月完成通线,同年11月完成多家客户产品验证,当前正在产能释放。



一流的营商环境、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厦门这片沃土,云天半导体蓬勃壮大。在先进封装领域,企业取得诸多进展,特别是射频领域,突破了关键技术。据介绍,企业在低成本玻璃通孔、滤波器三维封装技术、集成无源器件技术、毫米波天线集成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3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


厦门大学芙蓉湖,图源:厦门大学官网


近日,在厦门大学海韵园科研楼里,由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学生组成的“虚拟制作”摄制组,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虚拟制片的乐趣。和传统电影用绿幕拍摄、后期再制作特效不同,在这个影棚里,影视级别的LED屏幕提供了场景还原度接近100%的“咖啡厅”拍摄空间,同学们只需要准备简单的桌椅道具,就可以进行拍摄表演,在输出屏幕上,真人演绎与AI场景实现了完美融合。


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中国电影金鸡奖长期落户厦门以来,厦门确定了“以节促产”的影视产业发展思路,正全链条、多维度推动影视产业从数量集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2021年,厦门市校合作共建厦门大学电影学院,中国首座“双一流”高校的电影学院在美丽的鹭岛海滨崛起。


“去年,在厦门市支持下,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大楼动工建设,今年下半年将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落成。落成后,电影学院将拥有国际先进的电影展陈空间,还将引进更多富有前瞻性的电影技术和创新项目,多维度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推动厦门电影产业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融合提升。”近日,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大楼正马不停蹄地进行基坑支护及土石方施工,电影学院副院长李晓红在热火朝天的工地前向记者描绘出一幅美好图景:1500多平方米的摄影棚、胶片电影修复、国际先进的视效工程和音效工程实验室……电影学院大楼的崛起,将成为我国崭新的影视高等教育地标,为引进、孵化、培育国际化影视企业和人才蓄力赋能。


李晓红表示,目前,学院已经在翔安校区建设了厦门大学电影博物馆,已经有馆藏拷贝近3万份。未来将引进世界顶级的电影艺术家,同时加强国际化合作,打造国际化办学平台。



厦大毕业生留厦比例逐年提升


随着厦门市与厦门大学

共同支持毕业生留厦就业政策

的不断落实

厦门大学毕业生留厦比例

逐年提升






据介绍,2020年,厦门大学毕业生留厦人数980人,占就业总人数的21.84%;2021年,厦门大学毕业生留厦人数1251人,占就业总人数的23.76%;2022年,厦门大学毕业生留厦人数1374人,占就业总人数的24.3%。


据悉,为了留住毕业生,厦门大学不断推进市校共同支持毕业生留厦就业政策,策划“勇往职前”高校人才产业行、“厦企开放日”企业参访、“直播带岗”线上招聘、“炬火种·燃新薪”高校专业新星挑战赛、厦门人才服务月等系列专题活动。


来源: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文 陆军航/会议现场图片)、厦门日报(记者 蔡镇金 沈彦彦 刘艳)

编辑:宁诗慧




往期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